top of page

學童餐單自決 掀美國飲食革命

  • 張沛筠
  • Jul 31, 2017
  • 4 min read

想必每個家長都會有一個煩惱──如何令孩子吃得健康?肥胖問題一直是個頭痛的問題,尤其是在美國,肥胖人口比率冠絕全球發達國家,從1980年至今,青少年的肥胖率增加了3倍至17%。有學校膳食供應商挑戰垃圾食物霸權地位,成功說服學校、 學童、家長轉向健康飲食,助過千間學校的學生擺脫肥胖危機。

食物革命公司(Revolution Foods)

學校膳食供應商食物革命公司(Revolution Foods)提供健康及營養食物給學童,兩位創辦人姬絲汀(Kristin Richmond)和姬斯滕(Kirsten Tobey)於大學修讀MBA課程的時候認識,不約而同地以「為學生提供健康食物」作研習項目,於是抱着把美國食物體系轉型的信念,由學校着手,決定於2006年創立一間改變學童飲食習慣的企業──食物革命。至今食物革命已有超過一千名員工,分發中心涵蓋美國7個州份,服務多達20萬名中小學生。

聽到健康餐盒,不少人會問:有營膳食如何能夠打進學校主流市場?的確,食物革命在膳食供應市場面對不少挑戰,主要有:1.如何說服學校購買他們的服務;2.公司怎樣可以從眾多供應商中脫穎而出。對於這兩個憂慮,食物革命以非傳統的營運模式,造就了非一般的成功秘方。

創辦人姬絲汀(Kristin Richmond,左)、姬斯滕(Kirsten Tobey,右)

非傳統營運模式造就成功

學校絕對是食物革命能否成功的其中一個關鍵,對於學校行政層面而言,他們或許會對這間供應商感到困惑,食物革命的餐盒以健康作主打,例如糙米、蒸雞肉及新鮮蔬菜,沒有添加劑和含糖飲料,學校擔心學生寧願選擇罷食午餐,都不會吃即使健康但不吸引的有營食品;然而,學生的反應和食物革命的配套漸漸釋除學校的憂慮。

在食物革命到校舉辦的烹任課中,導師示範以蔬果作調味,大部分小孩都贊成導師建議的配搭,惟獨曾有一個男孩反對:「這樣的配搭不好!」導師回應:「你認為怎樣才更好?」他的回答道出了吸引學童健康飲食的方案,就直接讓學童決定自己的餐單。

讓學童決定自己的餐單

食物革命的團隊定期探訪學校飯堂與負責膳食的人員,進行營養及飲食習慣教育,例如清晰指出肉類和蔬果的均衡比例、餐單中各種蔬菜的營養價值等,逐步讓學生接受變化。此外,公司會邀請學生參觀工場廚房,親自體驗製作餐盒的過程,並舉辦親子煮食比賽,廣納學生對膳食的意見,讓他們能夠參與餐單的構思,這樣不但增加學生進食健康餐單的興趣,更能循序漸進地讓學生和家長明白公司的用意,以及健康飲食的重要性。

一般校園供應商因迎合大眾喜好而剔除有營餐單,漠視兒童飲食問題,加上餐單上的食材都含極高油分及糖分,長遠影響小孩健康。從膳食供應、到校教育以至加強家長及學生的參與,都充分顯示食物革命對打入學校膳食市場的決心和熱誠。這些親和的措施終獲得不少學校欣賞,公司首年營運已取得28份合約及100萬美元收入,成績令人鼓舞。

姬絲汀憶述公司剛營運的情況:「當時我和姬斯滕只能邀請自己的4位朋友幫忙,我們一起設計餐單,一起煮食、包裝、運送餐盒,向學校介紹我們的理念,所有東西我們都親力親為。」食物革命開始時缺乏人手,規模較小,產量少,初創階段,公司只有來自天使投資者及創辦人積蓄的50萬美元資金,加上公司目的不符合傳統風險的商業模式,很難吸引投資。一般投資者着重的是市場回報率,食物革命的運作模式對他們而言缺乏吸引力,難與擁有完善規劃的大型供應商匹敵。

American Online創辦人注資

在生產難及資金少的情況下,食物革命終能脫穎而出在於其核心價值。奧克蘭市政府留意到食物革命可為社區帶來就業機會,向食物革命提供50萬美元的低息貸款,公司得以建造更大的工場,聘請額外40名員工擴大規模。透過政府的資助計劃,食物革命維持每個餐盒3美元的價格,讓低收入家庭的學生能夠負擔,令到八成的學生都能享受免費或低價膳食。 姬絲汀在專訪中提到創立食物革命的初心:「我們都抱着教育的熱誠,認為『提供健康、美味、能負擔的食物』是孩子們成功的起點。」食物革命所追求的,不但令小孩的飲食習慣有所改善,更重要的是由校園膳食起步,慢慢影響其他學校、食材供應商及家長,讓大眾關注更多有關健康飲食的資訊,逐步重整國家的飲食體系。

憑着創新及獨特意念,食物革命終於成功吸引更多資金。美國著名互聯網供應商American Online創辦人Steve Case在2014年向食物革命投資逾3000萬美元並加入董事會,他說:「食物革命發動了一個健康飲食革命,成功建立一個具標誌性的品牌,是一件值得孩子們、家長、老師和社區慶祝的事。」由2006年營運至獲得Steve Case投資,食物革命營運8年終得償所願,讓公司能夠向前邁進。

影響擴至供應及零售商

食物革命想較普通供應商做得更多,盡力規劃完善的生產鏈,並與具同樣使命的食材供應商合作,為學校提供新鮮有營養食物,例如食物革命會從本地牧場獲得雞肉,牧場亦有依照可持續式的方法飼養牲口,使用無添加抗生素的飼料,「與這類公司合作,能夠讓彼此走得更快,因為我們都有熱誠去擴大我們的影響力。」姬斯滕說。隨着業務慢慢擴展,食物革命不斷聯繫更多公司,把影響擴至整個生產鏈。

每個星期食物革命都會供應超過1500萬份有營膳食給學生

每個星期食物革命都會供應超過1500萬份有營膳食給學生,服務對象涵蓋美國30多個城市、超過1000間學校,年收約1.25億美元,如今,食物革命更拓展業務至零售行業,遍布全國400個零售點,讓大眾都能享受健康餐盒。

2011年,食物革命榮獲共益企業(B Corp)認證,以第三方機構認可公司的使命。姬絲汀說:「我們認為共益認證能夠充分證明我們是一個具使命感的企業,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力。」食物革命之名當之無愧。

(原刊於信報財經社創群英專欄:

http://www1.hkej.com/dailynews/investment/article/1619443/%E5%AD%B8%E7%AB%A5%E9%A4%90%E5%96%AE%E8%87%AA%E6%B1%BA+%E6%8E%80%E7%BE%8E%E5%9C%8B%E9%A3%B2%E9%A3%9F%E9%9D%A9%E5%91%BD)


Recent Posts

See All
建築為大眾 創新惠舊城

「大眾」往往被視為草根的、欠缺高品味的,似乎與追求創新、美輪美奐的建築物格格不入。然而大家往往忘記了,好的建築和設計往往是由大眾啟發而成的作品。在內地就有這麼一間公司,以「大眾」為工作的起點和目標,它所建設的成果實在令人驚艷讚嘆。...

 
 
 
環保輕巧竹單車

常見的單車車架物料有鋼、鋁合金、釱合金和碳纖維。竹架單車於120年前在倫敦首次亮相,竹是世界上生長最快的植物。竹架單車只需要幾條竹竿就可以搭建而成,與一般單車的車架物料不同,竹架在製造過程中幾乎沒有碳足跡。雖然竹架單車較一般單車輕巧,但是它仍然提供比鋼更強的拉伸強度和減震度...

 
 
 
公開挑戰模式 採購民間創新思維

研究指出,政府每一個決策背後,平均只掌握3%市場資訊,市場訊息分散在不同持份者手中。巴塞隆拿市政府展開一場「公開挑戰」,開放決策流程讓大眾參與,共同創造出聞所未聞的方案,勝出者與政府攜手推行,順利以低於預算30%,紓緩單車失竊等棘手的城市問題,值得本地借鑑。...

 
 
 

Kommentare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 2017 BY EDUCATION FOR GOOD. 

info@education-for-good.com   |  Dream Impact, Unit C, 4/F, 760 Cheung Sha Wan Road, Kowloon, Hong Kong, Lai Chi Kok

  • Facebook Basic Black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