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凝聚社區 拯救精神病
每當政府要在一個地方興建精神病庇護所,總會看到附近居民抗議的新聞。儘管在香港這樣發達的地區,社會對精神病患者的認知和包容尚且如此,我們能否想像精神病人在落後地區的待遇會是如何慘不忍睹? 英國的基斯(Chris Underhill)不忍看到精神病人被輕視甚至被虐待,便於200...
全民參與 共創不一樣的教育
世界發展急速,在知識及創新型社會中,已不能單靠由上而下的政策,或因循守舊的措施來滿足各式各樣的社會需求。荷蘭社會創新智庫Kennisland 深信,來自社會各界的群眾力量能持續帶動社會進步,着力開啟與集合潛藏在社會不同範疇的知識、智慧、才能與經驗,讓人們不斷學習,啟發民間以...


從「三座大山」說到企業變革的七大趨勢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不久前提到當前香港面對「三座大山」:領展,港鐵公司,強積金對沖機制。姑勿論這是否她的特首參選政綱的一部分,但此時此地,她總結出這三個大難題,確實很有心思。 值得指出,這三個難題有一個明顯的共同點,就是矛頭都是指向企業。...
老頭興辦義學 衝破教育枷鎖
什麼是平等教育?是不是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入學,享有12年免費教育就是達標呢?學校的責任本是幫助每一個學生成長,但如果學生無法在校內獲得成長的關顧和學習支援,身心無法進步,就違背了真正的平等教育。 目前多數學校都只注重成績,資源都是為應付考試,創造優良成績,令教育變得僵化。基礎...
網上平台調配 共享經濟創多贏
「共享經濟」這個概念早在1978年由美國社會學家提出,由於互聯網技術的飛躍發展,近年愈來愈流行。共享經濟指的是擁有閒置資源的機構或個人把資源使用權與他人共用,以創造價值。 英國國家科技藝術基金會(Nesta)對於共享經濟有以下的定義:凡是利用網絡科技連結不同的社群,分享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