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國網上教室 從殘疾人士身上學習
香港有近50萬名殘疾人士,佔人口超過7%,但殘疾人士求職困難重重,失業率高於整體人口水平近一倍,有研究指近六成僱主無意聘請殘疾人士。馬來西亞面對同樣問題,曾任盲人電腦技校校董的Thomas Ng,眼見懷有一身技術的畢業生無一受聘,毅然決定開設一家公司聘請畢業生,以證明殘疾人...


居民改造荒地 共建社企城
阿爾斯通荒地 (Alston Moor) 爲於英格蘭東北高地,包括阿爾斯通城和附近的幾條小村落,是一片人口稀少的荒野,更被喻爲「英格蘭最後的荒野之地」。但這個小鎮近年卻突然受到世界的注視,因爲它於2013年成爲了英國第一個國家認證的社企城,各國紛紛組成社企旅行團來考察這個由...


注入創業家理念的保育新思維
根據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前年發表的報告,1970至2010年間,全球脊椎動物的總和下降了超過一半。面對傳統保育模式失效,問題又迫在眉睫,海洋生物學家哈理斯博士 (Alasdair Harris) 創立了創新的保育模式,保育之餘照顧當地居民需要,令到毛里求斯的國家生產總值上升了...


針筒英雄對抗無聲瘟疫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年第三世界共有130萬人死於不安全注射的細菌感染,5%的愛滋病感染是透過不潔注射傳播。英國的馬克 (Marc Koska) 早在30年前已經警覺到問題的嚴重性,他花了30年的時間去阻止這場無聲瘟疫的蔓延,讓他成爲了當代的針筒英雄。 正義感讓他從零開始學習...
「不太乖」教育擁抱多元
在充滿競爭的社會,我們的教育,從小便開始向下一代灌輸成功的方程式。乖乖上課、努力讀書、考好成績、升讀大學,彷彿便是邁向美好人生的途徑。但世界每天在變,科技與人工智能急速地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世界知名大學也於網上免費開放課程,隨處也是學習的機會。...


【2016新作】社創群英4經已出版
《社創群英》系列叢書介紹香港、大中華地區,乃至世界各地社會創業的傑出人物。這些社創英雄的故事有強大的感染力和滲透力,每一個都將觸動讀者的心靈,點燃心中的一團火,鼓勵更多人參與社會創新,繼而改變世界! #出版 #社創群英


成功的教育創新 讓孩子動腦也動手
在應試文化之中,學校教育以學術為主,大多又重理輕文。學習是希望能爭取好成績、考入大學、將來找到好工作。但學習學術內容與現實生活及應用脫軌,往往是學生無心向學的原因之一。而成績較弱的,可選擇進入職訓學校,但通常也被斷定將來的出路較狹窄,前途與發展也不及有能力上大學的一群。...
良心銀行創新社會金融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揭露了銀行業的貪婪和金融體制的黑暗面,令資本主義被主流社會質疑和挑戰。如果銀行不只為滿足股東的利益,而是站在道德高地,以社會效益作為最大使命,我們的世界會變成怎樣?英國的麥爾坎(Malcolm Hayday)早在2002年,已經看到傳統銀行的不足,...


共益企業(B Corps): 21世紀最重要的社會創新?
社會創新有一個簡單的定義,就是通常包含三個條件: 一、針對一個特定社會問題; 二、用創新的方法來解決或舒緩這個問題; 三、可以不斷擴散以達致廣大效益; 何以說共益企業(BCorps)會是21世紀最偉大的社會創新? 所謂「社會問題」,有兩個不同層次的意義,狹義的社會問題(so...
社企民間峰會 推動創新精神
今天,亞洲國家繼續面對不同社會挑戰,如動盪的經濟發展、社會不平等、貧窮和環境惡化。面對種種挑戰,社會企業及社會經濟常被視作帶來社會改變和社會發展的好方向。在過去數十年,社會創業、團結式經濟、社會合作社、就業整合型社企都在不同模式和方案下,茁壯成長和影響社會。...